宣传片制作后期,剪辑师如何用画面讲故事大卫·马梅是美国当代声誉卓著的剧作家,我特别喜欢他的「 导演功课 」这本书,
书的内容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院学习的笔记整理而来,所以这本书很适合电影初学者了解电影的摄制过程。 书中内容具体到摄影机应该摆在哪里?这段故事的主旨是什么?怎样指导演员?...... 对于准备开始拍片的人来说,这本书一看就懂。 今天要讲的是书中关于蒙太奇理论的解释,对于剪辑师如何通过画面讲故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。 蒙太奇的特点是永远以镜头来说故事,通过并列基本上毫不相关的画面来传达故事的信息。 一个茶杯、一只汤匙、一只叉子、一扇门…让这些镜头并列,让故事得到戏剧效果,而不光只是叙述。 如果你仔细听身边很会说故事的人讲话,你会发现,他们都用非常电影化的方式在说。 例如︰有天晚上,我正站在街角。那天傍晚雾很多。有一堆人在我身旁发狂地跑来跑去。可能是月圆的关系吧。突然间,一辆车向我驶来,而站在我对面的人对我说…… 将以上内容转化成电影化的镜头,分镜会是︰ 1.有一个人站在某个街角; 2.多雾的傍晚; 3.圆月在天空; 4.我走在街角巷子... 5.一辆逐渐驶近的车。 这就是蒙太奇手法,将一系列画面并列,观众跟着画面进入故事,让他们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? 在90年代大部分的美国电影都是这样拍出来的,像是在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行为。 女演员提著皮包,走在马路上 拍摄路边男人 透过蒙太奇手法将一连串画面并列,藉着镜头在观众心底所引起的反应,来将故事往前推演。 电影《赝品》电影片段 基本上它是透过两个不相关的镜头来讲故事:女子走路 +男人转头看 +男人发呆。这两组镜头画面被组合在一起后,在观众心底造成联想—— “这些男人都受到诱惑”。 但导演在拍摄时,完全没提到诱惑这两个字,因为「诱惑」这两个字出现在观众的脑海中。 透过蒙太奇手法剪接,让观众的大脑自己把两种不同的画面组合在一起,故事变得有力道。
上海巨石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专业的企业宣传片、宣传片拍摄、宣传片制作公司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tangxiaoer.com/html/1890.html |
最新案例
相关资讯
|